距离幼儿园大班孩子毕业还剩大约三个月时间,不少家长已经开始纠结要不要给孩子提前教授小学知识。对此,4月27日,记者采访了有着28年教龄的高级教师银川市实验小学副校长刘燕,来看她的深度解答。
(相关资料图)
教育部明确规定小学零起点教学 家长勿恐慌
刘燕介绍,2018年教育部就印发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纠正幼儿园“小学化”倾向,小学实施零起点教学;2021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指导意见》中提出了双向衔接的概念,即幼儿园和小学要协调配合,建立幼小衔接的合作机制,对小学在幼小衔接中承担的任务进行了明确规定,同时也颁布了《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和《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作为推进幼小衔接工作的指南。
其实随着这项工作的推进,在银川无论是幼儿园还是小学,都越来越重视幼小衔接。比如,幼儿园会在最后这个学期带着大班的孩子到附近的小学校参加升旗仪式,走进教室看小学生早读等活动,让幼儿们有亲身感受。还有的会请小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到园内给家长们做讲座,让家长了解幼小衔接。
“家长一定要警惕,幼儿园小学化有很多危害!如果强行把小学知识灌输给幼儿,给幼儿布置写、读、算、背等家庭作业,会阻碍孩子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发展,当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无法掌握知识后,就会学习兴趣会降低,甚至产生厌学心理。”刘燕说,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的教育,都应该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不要拔苗助长。
幼小衔接是较长时段的准备 家长勿突击
“幼小衔接是一个时段,包括幼儿园大班到小学一年级,甚至可以再往下延伸,并不是所谓的简单的小学生报名前后的几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刘燕说,“所以,在上幼儿园时,要更多注重习惯的培养。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学习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这样让孩子轻松面对环境的变化。’”
比如, 培养倾听和集中注意力的习惯;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责任意识和规则意识;培养正确的坐姿、书写姿势;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卫生习惯等,这些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从现在开始,家长要加强这些方面的训练,为上小学准备。
“不管是哪一种不良现象,一定要针对性极强的去纠正,不要觉得孩子小,将来一上小学就改过来了,殊不知,不良习惯一旦形成,要改是何其艰难的事情。”刘燕强调。
明确幼小衔接的关键 家长勿偏颇
孩子初入小学的三大不适应有:新的作息时间、新的空间环境、新的人际关系;面临的三大挑战是:新的学习内容、新的教育方式、独立应对的能力。
对此,刘燕建议,家长在平时生活中要让孩子对未来的新生活充满希冀,如平常聊天中,要不时传递这样的信息“你长大了,就要上小学了,爸爸妈妈真高兴!”“我们家要有小学生了,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以后啊,肯定比爸爸妈妈懂的还多!”多说这样激励的语言,让孩子知道父母为自己的成长高兴,为自己上小学自豪,使他们有成为小学生的自豪感和光荣感。
刘燕强调,家长切记不应该用负面语言吓唬孩子,比如“你不听话,以后让小学老师管你,小学老师可厉害了!”“你就玩吧,你玩不了几天了,到小学有你受的!”这无疑会使他们对小学的反感和恐惧。
幼小衔接意义重大,各位家长非常有必要树立正确、科学的衔接观念,掌握一些科学的训练方法。“幼小衔接一定是重在意识、重在习惯,并非多认几个字、多背一些诗、多算几道题那么简单。”就要建议,父母要多学习多实践。
此外,刘燕还认为,入学前带着孩子做一次体格检查,了解孩子生长发育的状况是否符合各项指标,尤其是视力是否正常,及时矫正,控制孩子看电视和玩电子产品的时间,这些也是非常必要的。
记者 李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