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章哥,房地产从业20年,通晓业内门道,我不做所谓的“专家”,只用二十年实战经验帮大家答疑解惑。
今天是看到文章,说失业的人太多了,应该组织他们做一些兼职。比如房地产中介,完全可以让小区里的大姐大妈们担任啊,既熟悉环境也有人脉,还会聊天,这既盘活了资源也稳定了民生,一举多得。
(资料图)
我看了也觉得挺好,但这不就是当年的“房嫂”吗?在20年前曾经风行一时,但没坚持下去,很快就都是职业化了。
很多年前看过一篇分析淘宝的文章,说任何一个商业平台,如果想持续发展,那一定是职业化。当年的淘宝还是一堆散户小商家在经营,但这文章就断定了,这些兼职的必定被淘汰,将来一定是正规商家占主流。
这文章预测的对了,现在甭管是淘宝还是拼多多,都是专业商家,散户根本不可能参与竞争。也就是闲鱼这种还有散户吧,但也谈不上发展,将来如果做大,也一定是职业化。
“房嫂”出现在2000年左右,背景就是国企下岗潮,太多的中年妇女找不到工作,所以就兼职干起了中介。有的也相当于专职了,有基本工资的。
这种模式最早应该是上海房产中介搞的,统称“上房模式”。我听到这名字时很别扭,脑子里想到的就是“上房揭瓦”。上房的总经理是周忻,也就是后来“易居”的老板。
我没见识过上海的房嫂,北京的接触过几个,也不太了解。当时之所以用房嫂这种模式也有个前提,就是当年的中介门店主要是做租房生意,买卖交易都在写字楼里进行,显得高大上。那路边的门店既少也小,坐不下那么多人,所以房嫂这种不坐班的挺合适。没事儿就回家歇着,有客户了就领着去转转,确实节约成本。
后来我们这种卖新房的也想采用房嫂形式,我觉得别扭,但老板要求了就试试吧。团结湖一带,从周边小区找了大概20多个吧,有一搭无一搭,有的还是兼职二手房的,什么都干。
效果实在不好,大嫂们确实都挺能聊,但聊不到点子上啊,说着说着就家长里短了。经常是跟客户聊半小时,有用的话没几句。
而且也实在不好管理,都家里一摊子事儿,40岁左右了,天天都是老人孩子的。也不服管,仗着岁数大,动不动就能把小孩儿们给挤兑得没辙。
好像前后也就几个月吧,正经算下来没卖出两套房,惹的麻烦倒不少。都是因为抢客户,也说不清到底是该归谁,但肯定是大嫂们占上风,谁也吵不过她们。之后就都遣散了,兼职的实在没有专业小孩儿们好使。
所以今天又有人提议用房嫂这种模式,说是美国就这样儿。拉倒吧,美国确实是中介个人化,但一个个都专业着呢,全都持证上岗,没有三五年的经验根本就甭想赚到钱。资本主义制度,只有分工和专业才能提升效率的。
别的地方不知道,我跟着老板买房时接触过纽约卖豪宅的。也是华人,个人经纪人,那专业度,甭管是营销还是心理学都够得上讲师级别。当然人家挣的也多,十多年前就做到年入30来万,美元。
纽约的中介费标准是3%,但因为是买卖双方各自请一个经纪人(代理人),所以是双份。也就是说一套100万的房子,成交之后买家和卖家各自拿出3万块,给各自的经纪人公司,然后他们再自己分账。单从中介费来说,中国大陆不能算全世界最低的,可能也得是倒数吧。
那美国既然是给这么多钱,自然要求经纪人都得专业了,得为了雇主争取权益,否则凭什么挣高薪啊?
中国以后或许也会走这种模式,但任重道远。现在人们连2%的中介费还嫌贵呢,而不愿意出钱,自然很难得到专业的服务,毕竟投入与产出呈正比……
关注“章哥说买房”公共号,有房产相关问题可以向我提问。